九游会j9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是体育高级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积极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努力承担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实施路径,总结凝练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体育学的双重特点,重点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可以从事体育科学基础研究,高水平运动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以及运动健身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于学科特点,教研室利用传承多年的教学研讨制度,经集中研讨,初步确立了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四步走”战略:把握课程思政核心思想挖掘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凝练独具学科特色的运动生理学“讲好八个故事”课程思政模式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并将之推广应用到各专业运动生理教学全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全覆盖。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教学团队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北京体育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相关精神,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认真梳理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习给我校研究生冠军班重要回信精神、冠军精神、志愿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科学家精神、运动生理学前辈的科技报国故事、奥运冠军备战大赛的传奇经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精神等时代命题融入专业教育,促进“体育”“智育”“德育”全面提升。
立足运动生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学科的基本点,将学科史、科技史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吸收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基础医学、生物学、教育学和社会时事热点等优秀育人元素,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形成独具学校学科特色的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模式讲好八个故事,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教学团队将挖掘出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整理,编写了《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案例集》。此案例集依据教学大纲,以专业教材内容为主线,密切结合专业知识点,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元素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实例等进行梳理,选编最具时代特色的百余个典型案例,紧扣运动生理教学实践,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为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奋斗拼搏。教师可以根据个人授课特点选用合适的思政案例,帮助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融入思政元素,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优化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教学团队精准靶向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间的融合点,建立两者间的有机关联,反复打磨融入途径,切实解决“贴标签”“两张皮”的问题。例如,在“骨骼肌”一章中,引入卢鼎厚教授从中国男篮主力中锋到成为研究针刺治疗延迟性肌肉损伤杰出学者的事迹,培养学生扎根专业、矢志报国的专业志向和坚定信念;在“血液循环”一章中,以“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为落脚点,讲好科学运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健康中国意识;在“物质与能量代谢”一章中,结合不良营养补充事件,讲好坚守体育运动竞赛底线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以及尊重规则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在“高原环境”一章中,引入在高原戍边守疆的军人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在“儿童少年、老年人与体育活动”一章中,结合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激发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全民体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讲好运动延缓衰老的机制九游会j9,培养学生进行规律科学运动的生活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等。
其次,确保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目标中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例如,在“血液”一章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掌握血型和输血原则;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血液功能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结合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谬误,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辩证思维,发展眼光和实践能力;结合医学进步的故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九游会j9,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结合科学家与科学发现的故事,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结合世界献血者日的故事九游会j9,培养学生利己助他的公民意识;结合运动员血液回输事件,引导学生坚守体育运动竞赛底线,培养学生尊重规则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结合中国科学家报国志与爱国行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热忱;结合医疗卫生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精神。在考核目标中,明确课前、课中和课后、小组汇报以及实践活动等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例如,在小组专题汇报中,主要考核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考核中,主要考核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运动生理学作为基础+应用学科的育人优势,拓展课程思政育人渠道,使之全面浸润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奥运攻关服务、学术研究等育人环节和重点领域,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浓厚氛围。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老中青”合理的教师梯队,优化“一对一”的“传帮带”工作机制,健全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全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吸收整合母学科优质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教学团队,经常性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开展现场教学观摩、教学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教学团队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育人工作,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主题研讨等活动,推进课程思政常态化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并初见成效。
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在加强校外同行交流和校内院系交流中,实现共同提升。2019年9月,教研室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并作《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德育融入及实践》专题汇报,引发热烈反响;2020年11月,教研室教师赴北京联合大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交流探讨;2020年11月,石丽君教授在学校“四院联谈”论坛会上作《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德育融入思考》专题汇报,引发广泛讨论。
如今,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2020年5月,运动生理学教研室获批“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立项;2021年4月,《运动生理学》入选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1月,备战奥运视角下《运动生理学》思政教育融入荣获“北京体育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1年5月,李岩荣获北京体育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学展示奖、北京体育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最佳课程思政奖。2021年5月,运动生理教研室团队《运动生理学原理与应用》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